則知之。列子顧而觀影,形枉則影曲,形直則影正。然則枉直隨形而不在影,屈伸任物而不在我。此之謂持後而處先。
  物莫能與争,故常處先。此語似壺子答而不條顯,列子一得持後之義,因而自釋之。壺子即以為解,故不復答列子也。
  盧曰:夫影由形立,曲直在於形;生形由神存,真偽在於神用,若見影而形辯,知形而神彰;不責影以正身,不執身以明道;觀其末而知其本,因其著而識其微,然後能常處先矣。
  政和:道以柔弱謙下為表,故隨感而應,未嘗先人也。如彼桔槔,俯仰隨人。不與物争,而天下莫能與之争,則後其身而身先,有在於此。故曰:屈伸任物而不在我,此之謂持後而處先。
  范曰:影之為物,火與日,吾屯也;陰與夜,吾代也。疑若有待矣,而實無所待。彼往則我與之往,彼來則我與之來,彼強陽則我與之強陽,或枉或直,隨形而已。故列子觀之而得持後之說也。人皆取先,己獨取後。日受天下之垢,是之謂持後,則不與物争,而天下莫能與之争,故常處先。《老子》曰:聖人後其身而身先。又曰:欲先人,以其身後之。義與此協。
  關尹謂子列子曰:言美則響美,言惡則響惡;身長則影長,身短則影短。名也者,響也;身也者,影也。
  夫美惡報應,譬之影響,理無差焉。
  故曰:慎爾言,將有知之;慎爾行,將有隨之。
  所謂出其言善,千里應之。行乎邇,見乎遠。
  是故聖人見出以知入,觀往以知來,此其所以先知之理也。
  見言出則響入,形往則影來,明報應之理,不異於此也。而物所未悟,故曰先知之耳。
  盧曰:響之因聲,聲善則響美;名之因實,實善則名真。故名者聲之響,身者神之影也。聲出而響和,行習而神隨,故聖人聞響以知聲,見行而知道也。
  政和:言發而響應,形動而影從,美惡長短在此而不在彼。故君子將有言也,將有行也,必慎其獨。《易》曰:先知其幾於神乎。見出以知入,觀往以知來,為之於未有,非幾於神者與?
  范曰:言行之接物,若聲之於響,形之於影。聲有美惡,響則應之;形有長短,影則從之。故言出乎身,加乎民;行發乎邇,見乎遠。言行,君子之所以動天地也,可不慎乎?惟研幾之。聖人朝徹於見獨之先,作炳於眇綿之上,見出知入,觀往知來。言行之大,始於擬議,而終有成變化。故言無瑕謫之可累,行無轍迹之可尋。
  度在身,稽在人。人愛我,我必愛之;人惡我,我必惡之。
  禮度在身,考驗由人。愛惡從之,物不負己。
  湯武愛天下,故王;桀、紂惡天下,故亡此則成驗此所稽也。
  盧曰:禮度在於身,稽考在於人,若影之應乎形,響之應乎聲。湯武、桀紂,其迹可稽也,其度可明也,愛惡之心,不可不慎也。
  稽度皆明而不道也,譬之出不由門,行不從徑也。
  稽度之理既明,而復道不行者,則出可不由戶,行不從徑也。
  以是求利,不亦難乎?
  違理而得利,未之有。
  盧曰:稽度之事可明而不為道者,譬行不由門戶與街衢耳。欲以求利身於天下者,不亦難乎?
  嘗觀之神農、有炎之德,稽之虞、夏、商、周之書,度諸法士賢人之言,所以存亡,廢興而非由此道者,未之有也。
  自古迄今,無不符驗。
  盧曰:考其行,稽其迹,自古帝王贊聖之言,猶人存亡廢興,柴然可明。若不由此道而為理者,未之有也。
  政和:度言其可度,稽言其所考,欲知己之可度,當念彼之所稽,斯得矣。是故人之愛惡於我。自我之愛惡爾。帝之所興,王之所起,縉紳先生多能明之。驗其廢興之道,未有不由此者。
  范曰:以身為度者,其本在此;以稽為决者,其效在彼。有以愛人,人斯愛我矣;有以惡人,人斯惡我矣。愛惡之情,未嘗不本諸己。湯武積德有海內,愛之可知,故其興也勃然;桀紂不仁失天下,惡之可知,故其亡也忽焉。豈非稽在人之驗與是道也?自古及今,未有不由此者。
  嚴恢曰:所為問道者為富。問猶學也。今得珠,亦富矣,安用道?
  道,富之本也。珠,富之末也。有本故末存,存末則失本也。
  子列子曰:桀、紂唯重利而輕道,是以亡。
  非不富,失本則亡身。
  幸哉余未汝語也,人而無義,唯食而已,
  義者,宜也。得理之宜者,物不能奪也。
  是雞狗也。彊食靡角,勝者為制,是禽獸也。
  以力求勝,非人道也。
  為雞狗禽獸矣,而欲人之尊己,不可得也。
  豈欲人之尊己.’道在則自尊耳。
  人不尊己,則危辱及之矣。
  樂推而不厭,尊己之謂。苟違斯義,亡將至。
  盧曰:無乏少者謂之富,非謂求利之富也。若重利輕道,桀紂所以亡也。雞犬禽獸不知仁義,争食恃力,不知其他。行此則危辱及身,欲人之尊己,豈可得矣?此謂因名求實。
  政和:經曰:雖有拱璧,以先駟馬,不如坐進此