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生於小,難生於易,
  其作始也簡,其將異也鈴巨,大生於小也,苟以為易,難將至矣,難生於易也。《德經》曰:天下之大事鈴作於細,天下之難事又作於易。
  高生於下,遠生於近,
  高必基於下,遠叉自於近,故九層之臺起於景土,千里之行始於足下。
  外生於內,
  有諸中者,叉形諸外。
  貴生於賤,動生於安,
  貴以賤為本,靜者動之基。
  盛生於衰,
  無冬之閉藏,則無春之蕃鮮。
  陰生於陽,
  陽不極,則陰不生。
  是故有無之相生,虛實之相成。是以有歸有,無歸無也。
  自無出有,有極歸無,相生故也,由虛為實,實復為虛,相成故也,自善惡以至陰陽,莫逃乎此。然有無迭用,以類而應,有善則有惡,有則歸有,無利則無害,無則歸無,各象其德,若影響然。此為道者,不蔽於有,不溺於無,而桀立乎中央。
  在道章第三十二
  老君曰:人在道中,道在人中。魚在水中,水在魚中。道去人死,水乾魚終。
  道無乎不在,萬物職職,何莫由斯道也,況於人乎!《莊子》曰:行於萬物者道,道不遠人,人自遠道爾。其猶魚之在水也,魚失水則死,人失道豈存哉。
  故聖人自知返歸未生,捐棄驕奢,絕除憂思。是故形隱神留,天下歸焉。
  聖人復以自知遊乎物之初,外觀無物,內觀無心,驕奢憂思,內外兩忘,故鍊氣成形,鍊神合道,不期民之歸而自歸。《道經》曰:執大象,天下往。
  無為無事,國實民富,保道蓄常,是謂玄同。
  我無為而民自化,我無事而民自富,則復乎至幽,得其所一而同焉故也,道之真常,無異於此。
  有國章第三十三
  老君曰:有國者,其根深也。
  莫知其極,可以有國,有國之母,可以長久。
  天地覆載,萬物蓄養,金玉重寶,不積留也。
  天無私覆,地無私載,故天不愛其道,地不愛其寶。
  夫外天地者,有天地。
  道之大全,生天生地,則天地之表,蓋有大天地者,誠能知天地與我並生而外之,則天地雖大,不出吾之度內矣。
  外其身者,而壽命存也。
  外死生,遺禍福,而神未嘗有所困,故與天地並,而莫知其極。《道經》曰:外其身而身存。
  是以君子善人之所不善。
  不善者吾亦善之。
  喜人之所不喜。
  得之則喜,失之則憂,人之常情也。君子於失得勿恤,而所喜者在道,何憂哉!故其可喜也,終無已。
  樂人之所不樂。
  天樂天,聖樂聖,《莊子》曰:吾以無為誠樂矣,又俗之所大苦也。
  為人之所不為。
  欲得人所不得,修人所不為。
  信人之所不信。
  至信之人可以感物,商丘開信,偽物猶不逆,況彼我皆誠哉。
  行人之所不行,是以道德備矣。
  行者行其所不能行也,如上數者,皆人之所不能行,而君子能行之,故積善成德,德兼於道,而道德咸備。
  皆有章第三十四
  老君曰:道非獨在我,萬物皆有之。萬物不自知,道自居之。
  道無乎不在,萬物之所共由也,豈獨智者有之,瓦礫梯牌咸與有焉。道行於萬物,而物不自知也,道不違物,物自違道爾。
  眾人皆得神而生,不自知神自生也。君有德施於百姓,百姓不自知受君之德也。
  神妙萬物而為言,物得是以生焉,百姓日用而不知,猶受君之德而不知,皆日我自然,謂帝力何有於我也。
  是故聖人藏神於內,魄不出也。守其母,其子全,民熾盛,保其國也。玄虛積充,受命#3長也。
  《道經》曰:載營魄。蓋魂陽而動,魄陰而止,聖人以神御氣,以魂制魄,故神常載魄而不滯於魄,尚何動出之有。神為氣母,氣為神子,守其母而子全,自然之理也。猶之民焉,民為邦本,本固邦寧,氣為命之元。氣全則命永存也,《經》曰:得微妙氣化。《莊子》曰:氣也者,虛而待物者也。元虛之氣配義與道,充塞四體,無是餒也,元虛厥躬,則壽敝天地,無有終時,不難致矣。
  人能圖知#4天地萬物,而不自知其所由生,反命歸本,是大不知也。
  自券之內無適非本,自券之外皆其末也。世之人逐末忘本,敝精神於賽淺,雖天地之大,萬物之多,皆能役思慮以知之,不能反求諸己復以自知,道在邇而求諸遠,人皆日予知,是大不知也。
  治身章第三十五
  老君曰:治身之道,先隱天地,靜居萬物之始。
  玄牝之門,是謂天地根。所謂隱天地者,非伏其身而不見也,深根寧極隱於是焉。萬物之始,即天地之始也,無名天地之始,能歸其根以居之,其於治身也何有。混元謂仲尼曰:吾遊於物之初,正此意也。
  夫聖人通玄元,混氣思以守其身。
  天一在藏,資元氣以立始,天五在府,資沖氣以成終,或清而快,或