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笑语,重于金帛之赐。—以上所引,皆静字为比,而缀以「于」字。
[429]荀子荣辱:故与人善言,愋于布帛,伤人之言,深于矛戟。
[430]礼中庸:莫见乎隐,莫显乎微。——以上两引,一以「于」字,一以「乎」字为差也。
[431]吕氏春秋爱士:人之困穷,甚如饥寒。——此「如」代「于」,盖不多见。
[432]史大宛列传:然以畏匈奴于汉使。——犹云「畏匈奴甚于汉使焉。」不言「甚」字意自明也。
【4.5.4】「焉」有「于此」之解,故差比率用「焉」字为煞以代之。然必有「有」「无」「莫」等字为首端乃可,孟子习用之。
[433]孟尽上:反身而诚,乐莫大焉;强恕而行,求仁莫近焉。——「乐莫大焉」者,「乐莫大于此」也,「此」指「反身而诚」之一读也。「求仁莫近焉」仿此。
[434]又梁上:晋国,天下莫强焉。——「莫强焉」者,「莫强于此」也,「此」指「晋国」。
[435]又:殆有甚焉。——即「甚于此」也,「此」指「缘木求鱼」也。
[436]又滕上:上有好者,下必有甚焉者矣。——「甚焉」者,即「甚于此」也,「此」指上之「好」也。
[437]又离上:离则不祥莫大焉。——犹云「则不祥莫有大于是者。」诸所引,其首端非「莫」字即「有」字也。
【4.5.5】差比有不用「于」字者,则首端大概为「无」「莫」等字;而简炼短句,即无「无」「莫」等字,「于」字亦从删矣。
有「无」「莫」等。
[438]秦策:敝邑之王所说甚者无大大王,惟仪之所甚愿为臣者亦无大大王。——「无大大王」者,即「无大于王者」也。
[439]史孝文本纪:宗室将相王列侯以为莫宜寡人。——「莫直寡人」者,「莫宜于寡人」也。以上两引,其所比之首端一为「无」,一为「莫」,皆代字也。
[440]汉王吉传:诸侯骨肉莫亲大王。
[441]又贾捐之传:人情莫亲父子,莫乐夫妇。
[442]魏策:吾所贤者无过尧舜,尧舜名;吾所大者无大天地,天地名;今母贤不过尧舜,母大不过天地,是以名母也。
[443]荀子议兵:是亡国之兵也,兵莫若是矣。——皆解如前。
无「无」「莫」等。
[444]后汉班固传:二班怀文,裁成帝坟。比良迁董,兼丽卿云。——犹云「比良于迁董,兼丽于卿云。」夫然则不句矣,故删「于」字。
[445]史廉颇列传:退而禅颇,名重太山。——犹云「重于太山」也。
[446]又游侠列传:专趋人之急,甚己之私。——犹云「甚于己之私」也。
[447]韩送温处士序:夫冀北马多天下。——即「多于天下」也。诸所引皆去「于」字,此炼句之法也。
【4.5.6】极比者,说将所以比之象推至于其极也。其式有二:一,于所比之中而路为极者。极之之字,「最」字最习用,或先象静,或先动字,皆可。独用则或冠句首,或殿句尾,用如表词者然。或不言所与比者,必其可以意会者也。
[448]史酷吏列传:然由居二千石中,最为暴酷骄恣。——「暴酷骄恣」静字,即所以比之象也;今以「最」字先于「为」字,以言其短。犹云「由于二千石之中最暴酷最骄恣」也。即所谓于所比之中而见为极也。故所比之后,往往缀以「中」「间」诸字者此也。
[449]又万石君列传:庆于诸子中最为简易矣。——解同上。
[450]又平原君列传:诸子中胜最贤。——此「最」字先于静字。
[451]韩南海神庙碑:海于天地间为物最巨。——犹云「海于天地万物之间最为巨物」也。
[452]又与华州李尚书书:愈于久故游从之中,伏蒙恩奖知待,最深最厚,无有比者。——犹云「愈比诸旧游之中恩待最为深厚」也。
[453]史封禅书:其在秦中最小鬼之神者。——犹云「在秦地诸小鬼之中彼为最神」也。
[454]又货殖列传:七十之徒,赐最为饶益。——不言「七十子之徒中」者,可自明也。余同上。
[455]又万石君列传:诸子孙咸孝,然建最甚,甚于万石君。——「然建最甚」一句,不言所比者,上文「诸子孙」可意会也。
[456]又留侯世家:上平生所憎,羣臣所共知,谁最甚者?——犹云「于羣臣所共知上平生所憎者之中谁最甚者」也。
[457]韩与郑相公书:郑氏兄弟,惟最小者在东都。——犹云「郑氏兄弟之中」也。
[458]又送湖南李正字序:愈于太傅府年最少。——犹云「于太傅府诸人之中」也。
[459]史五帝纪:诸侯咸来宾从,而蚩尤最为暴。——犹云「诸侯之中,蚩尤最暴,故不宾从」也。
[460]汉郑吉传:‘吉于是中西域而立莫府。’师古云:‘「中西域」者,言最处诸国之中,近远均也。’——犹云「处诸国最中之处」也,与诸国相较,适处最中之地。故凡言「最」者,必有与比者而后见其为最也。无与比者,盖不必言传,可以意会也。师古以「最」字冠乎句首,以表起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