「民」字。
[50]史李斯列传:今取人则不然,不问可否,不论曲直。——「可」「否」「曲」「直」皆静字,单用,蒙上「人」字。
[51]又淮阴侯列传:大王自料勇悍仁强,孰与项王?——「勇」「悍」「仁」「强」静字,独用,贴「自」字。
[52]又屈原列传:人君无愚智贤不肖,莫不欲求忠以自为,举贤以自佐。——「愚」「智」「贤」「不肖」贴「人君」。
[53]又韩潮州谢表:子养亿兆人庶,无有亲疏远迩。——「亲」「疏」「远」「迩」贴「人庶」。
[54]左僖二十八:及其玄孙,无有老幼。——「老」「幼」两字同上。
[55]庄人间世:凡事若小若大,寡不道以欢成。——「小」「大」「不道」皆静字,单用,上贴「事」字。
[56]韩窦公墓志铭:六府从事几且百人,有愿奸易险贤不肖不同,公一接以和与信,卒莫与公有怨嫌者。——「愿」「奸」「易」「险」等皆静字,上则「人」字。
凡「无」「有」两字后,承以对待静字,所以分别上文所名之人、物。此种句法,最为习见。
[57]史李将军列传:百姓闻之,知与不知,无老壮皆为垂弟。——「老」「壮」两字同上。
无先焉而静字单用者,则所指人、物,必其显然易知者也。
[58]易谦:天道亏盈而益谦,地道变盈而流谦,鬼神害盈而福谦,人道恶盈而好谦。
[59]又:君子以衰多益寡,称物平施。——「盈」「谦」静字,用各不同,并无前文以先焉,然用以各指其义,则甚明也。——「多」「寡」两字亦然。
[60]左宣十二:见可而进,知难而退,军之善政也;兼弱攻昧,武之善经也。——「可」「难」「弱」「昧」,皆静字单用,而上无所承,然皆明知所指之为何也。
[61]荀子议兵:兵不血刃,远迩来服。——「远」「迩」静字,指远迩之人也,前文并无「人」字。
[62]史冯唐列传:赏赐决于外,不从中扰也。——「中」「外」静字,皆知「中」指「朝中」,「外」指「边将」也。
[63]汉尹翁归传:缓于小弱,急于豪强。——「小弱」「豪强」诸静字,指如斯之人也。
[64]又贾谊传:众掩寡,智欺愚,勇威怯,壮陵衰,其乱至矣。——如静字单用,皆无前文为先焉,然无不知所指为如斯之人也。
[65]后汉宦者传:故中外服从,上下屛气。——「中」「外」「上」「下」诸静字,虽无前文,而所指为何,则显然共知者也。
【4.2.3】前文名字不一其类,后用静字为别者,则殿以「者」字,代指其名也。若约数,则名字先置以为母,静字后置以为子,殿以「者」字,亦以代名也。母子间概参「之」字,其不参者,避重也。前文无名而突用静字以「者」字为殿者,则其静字必习用者也。
代指前文之名。
[66]史功臣侯年表序:是以大侯不过万家,小者五六百户。——「小者」犹云「小侯」也,「者」殿「小」字,以代上文「侯」字耳。
[67]汉沟洫志:今堤防,陿者去水数百步,远者数里。——「陿」「远」二静字,所以言上文「堤防」之各别也,皆殿「者」字者,正以代「堤防」也。
[68]韩顺宗实录:峘得晏之举,分阙,必择其善者与晏,而以恶者与炎。——「善」「恶」者,「阙」之分别也。
[69]汉贾谊传:然尚有可诿者曰疏,臣请试言其亲者。
[70]又:故疏者必危,亲者必乱,已然之效也。——「疏」「亲」二静字,所以分贴前文所封之王侯也,「者」字殿之,以指「王侯」。
[71]左宣十二:子姑整军而经武乎,犹有弱而昧者,何必楚?——「弱」「昧」两静字,承上文而言,「者」字所以指国也。
[72]又襄三十一:且年未盈五十而谆谆焉如八九十者,弗能久矣。——「八九十」静字,「者」字所以指有是年之人也。
[73]又文元:楚国之举,恒在少者。——「者」字承上文「太子」而言。①
[74]史匈奴列传:有罪,小者轧,大者死。——「小」「大」者,「罪」之别也,「者」代「罪」字。
[75]荀子荣辱:通者常制人,穷者常制于人。——「通」「穷」两静字,所以类别前文也。
[76]又:材悫者常安利,荡悍者常危害。安利者常乐易,危害者常忧险。乐易者常寿长,忧险者常夭折。——诸静字皆递承上而言,「者」字指其人。
至[77]孟子离娄上:二者皆法尧舜而已矣。——「二者」总指上文。
[78]论语阳货: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。——「五者」呼起下文。盖「二」「五」皆静字,殿以「者」字,所以实指其事也。
表示分母与分子。
[79]孟离下:是则罪之大者。——「罪」名字,先置为母,「大者」后置为子,中间「之」字,以明「罪」字之在偏次。「罪之大者」,犹云「诸罪中之大罪」也,故「者」字所以代名也。
[80]孟万下:伯夷,圣之清者也,伊尹,圣之任者也,柳下惠,圣之和者也,孔子,圣之时者也。——四句皆约数,犹云「诸圣