年云:此虏也,尔虏焉故。——「不于弒焉贬」者,「不于弒之之时贬」也。「尔虏焉故」者,「尔虏于是故」云也。是两「焉」字,代字也。
「焉」助动字,后有承以连字者。
[736]庄天地:夫大壑之为物也,注焉而不满,酌焉而不竭诚。
[737]左襄二十一:叔向亦不告免焉而朝。
[738]韩原道:郊焉而天神假,庙焉而人鬼飨。
[739]又与陆员外书:主司疑焉则以辨之,问焉则以告之,未知焉则殷勤而语之。——诸引「焉」字,所助者惟动字耳。不知诸动字有此一助,自成上截,承以「而」字「则」字,则下截或为继事,或为言效之句。是「焉」字所助之上截,读也,非仅为动字而已。
[740]庄子田子方云:文王于是焉以为大师。
[741]荀子正论篇云:于是焉桀纣羣居,而盗贼击夺以危上矣。——「焉」字助「于是」两字一顿。此两「焉」字,非代字而无所指也明矣。夫「焉」为助字而无有所指者盖寡。
统考所引,无论为读、为字、为句,助以「焉」字,胥觉有顿挫之势。即「焉」字确有所指而为代字,仍若寓有助字之用,故统谓之助字者近是。
○1文通原文此句句首衍一「此」字。
○2此句说‘……之「焉」字,起词也,故皆助字也’,文义难通,疑‘起词也’之前脱「助」字。
○3章云:「边于大国」之解,王氏本诸顾炎武氏左传杜解补正。 今案:此句于文义应于「边于大国」之后继以「莫大于无亲戚君臣上下」,释词原有。
○4此所云「两说」,一为经传释词之说,即解「焉」为「于」,一为‘有以……’之说。但后一说马氏既未举出处,说解亦欠明晰。‘大焉’应为‘「大焉」之「焉」。’‘乃「是」之加辞’,案孟子原文,‘人莫大焉……’下句为‘以其小者信其大者,奚可哉?’无「是」字。

【9.7】至助字助读而不助句者,则惟者字。「者」字,说文谓‘别事词’也。王氏解谓‘或指其事,或指其物,或指其人’也,所谓接读代字也,见代字篇。「者」字有助本名者、公名与静、动诸字者,观其所助各字,亦皆有指物、指事、指人之别焉。此亦散见于各篇矣。其助状字也,如「今者」「昔者」「不者」「且者」等语,皆无所指,借以顿住起下而已。若非代字而殿读焉,亦惟以推原事理以求其故耳,已见代字篇。其助顿也,同乎名。
[742]礼大学云:如切如磋者,道学也;如琢如磨者,自修也;瑟兮僩兮者,恂栗也;赫兮喧兮者,威仪也;有斐君子终不可諠兮者,道盛德至善,民之不能忘也。——凡皆重引前文,助以「者」字,一若将前文并成名字,以便诠解也。
前文有注意之字句,欲重引焉以申其仪,则先助「也」字,复缀「者」字。
[743]礼中庸云:中也者,天下之大本也;和也者,天下之达道也。
[744]孟子万章下云:金声之也者,始条理也;玉振之也者,终条理也。——诸句皆以「也者」两字迭助前文而为之申解也。
总之,「者」字之助字、助读、助顿,业已散见于前,而又习见于经史,固无事博引为也。遍考古籍,「者」字无助句者。而经学家有以
[745]论语卫灵公:事其大夫之贤者。
[746]又宪问:君曰:‘告夫三子者。’
[747]左传隐公五年:公将如棠观鱼者。——三「者」字谓为语已辞,不知「事其大夫之贤者」,犹云「事其邦大夫中之贤者」也;「告夫三子者」,犹云「其告诸所称为三子者」;「如棠观鱼者」,犹云「如棠以观渔人」也。三「者」字用以助字,非以助句也。①
惟至唐人疏状,凡引敕旨讫,则以「者」足之。
[748]韩昌黎论变盐法事宜状:右奉敕,将变盐法,事贵精详,宜令臣等各陈利害可否闻奏者。——宋明因之。今则平行公事文尾,与民间券契,概以「者」字为煞者,此殆所谓「者」字助句也。求之古文,则未之见。
传信助字,「也」「矣」「已」「耳」「尔」「焉」「者」,都计七字尽矣。而方言不与焉。
○1此处所作解释对「贤者」合适,对「三子者」「鱼者」不甚合适。且若作如此解释,则「者」应为接读代字,不仅仅‘用以助字’。
传疑助字九之五
传疑动字六:「乎」「哉」「耶」「与」「夫」「诸」是也。其为用有三:一则有疑而用以设问者;一则无疑而用以拟疑者;一则不疑而用以咏叹者。三者用义虽有不同,要以「传疑」二字称焉。
六字所助者,句读中之动字耳。而一切摹拟、量度,与夫抑扬、往复之神情,仅恃助字,有难尽传者,则往往视句读所冠状字之顺逆,以为意之反正云尔。此其大凡也。
【9.8】乎字,说文谓‘语之余’也。礼檀弓正义云‘疑辞’也。
语余者,助字也;疑辞者,传疑也。合两说而犹云传疑助字也,而究未悉其用。
「乎」字喉音,圆满气足,凡事理可直言而不必婉陈者则用之。
【9.8.1】「乎」字之助设问之句者,其常也。凡设问之句,皆质言也。质言,则句首概无状字先之。
[