8]又滕文公上:若夫润泽之,则在君与子矣。
[479]又告子上:乃若其情,则可以为善矣。
[480]又梁惠王上:若民,则无恒产,因无恒心。
[481]又滕文公上:若夫成功,则天也。——等句,皆与前引同一义例也。
更有「则」字后止词、转词等字适与上文对比者,往往提置「则」字之先,而其后止词以代字重指与否,概以坐动之有无弗辞为定。
[482]孟子万章下云:其三人,则予忘之矣。——一句,「其三人」乃「忘」字之止词,而又与未忘其名之乐正裘牧仲两人相对,故提置于「则」字之先,仍以「之」字重指者,则「忘」字无弗辞状之也。他如
[483]孟子公孙丑上云:圣则吾不能。——一句,「不能」之后无代字重指者,有弗辞也。
故[484]孟子滕文公上云:学则三代共之。
[485]又离娄下:乃若所忧则有之∣万钟则不辨礼义而受之∣飮食之人则人贱之矣。
[486]又告子下:有则髠必识之。——等句,皆有「之」字重指者,坐动无弗辞也。
[487]孟子公孙丑下云:若于齐,则未有处也。
[488]汉书刘歆传云:若立辟雍、封禅、巡狩之仪,则幽冥而莫知其原。——两句虽皆有弗辞为之状,而「则」字之前,一为转词,则不重指;一为属次,③则有「其」字指焉。
[489]韩文与崔羣书云:至于遐方异味,则有嗜者,有不嗜者。——一句,「嗜」之止词在前,而「嗜」与「不嗜」之后,皆无代字重指者,盖两动止词,同一代字,则置于第二动字之后。其例详前。今则「不嗜」两字已有弗辞,故不重指。
[490]孟子告子上云:吾弟则爱之,秦人之弟则不爱也。——两句可据以为例。代字之重指与否,有显然者。
(三)事理以推论而见为异同者,「则」字所以决所推之理与上文之为异为同也。
[491]孟梁下:则是方四十里为阱于国中,民以为大,不亦宜乎!——此孟子先以文王之囿与齐国之囿幷论,而后推言齐民以王囿为大之宜,而不可与文王之囿比而同也。故此「则」字所以决推论之理也。凡推论之理,必根上文并论,见为同则决其同,见为异则决其异,此辩才之学也。
[492]孟滕上:则是厉民而以自养也,恶得贤?——「则是」两字同上,根上文而推言滕君不并耕之非贤也。
[493]史李斯列传:则是夜光之璧,不饰朝廷,犀象之器,不为玩好,郑卫之女,不充后宫。
[494]又虞卿列传:则是王失之于齐而取偿于秦也。
[495]榖僖二:如受吾币而借吾道,则是我取之中府而藏之外府,取之中*而置之外*也。
[496]韩讳辨:则是宦官宫妾之孝于其亲,贤于周公孔子曾参者邪?——凡言「则是」,皆决言所推之理,与上文之或同或不同也。「则」字后加「是」字者,所以确指其理也。
不加者亦有焉。
[497]孟子梁惠王上云:则王许之乎?——此又推上文之不可以为是也。由是,
[498]孟万下:为其多闻也,则天下不召师,而况诸侯乎?为其贤也,则吾未闻欲见贤而召之也。④
[499]又告上:则亦将戕贼人以为仁义与?
[500]庄天地:夫得者困,可以为得乎?则鸠鸮之在于笼也,亦可以为得矣。
[501]韩读荀子:则雄者,亦圣人之徒与!——所引「则」字,皆决言所推之理,与上文无异也,唯口气有反正之辨耳,学者当审之。惟然,
而[502]孟子梁惠王上云:然则小固不可以当大,寡固不可以敌众,弱固不可以敌强。——三句,「则」字亦推论之词,「然」字重指上文一顿,「则」字承之。
经生家习见经史中「然则」二字连用,即以两字囫囵断为推理之词,盖不思之甚也。间有去「则」字而惟用「是」字以决所推之理者。如:
[503]孟子万章上云:是无义无命也。
[504]又万章下云:是天子而友匹夫也。
[505]韩文原道云:是亦责冬之裘者曰,云云。
[506]又祭鳄鱼文云:是终不肯徙也,是不有刺史,听从其言也。——诸引「是」字,皆确指所推之理也。
又经籍中习以「何则」两字连用。不知「何」字接上文而设为问者,表词也。「则」字承之,所以申言其故,以答「何」字之问。已见代字篇矣。
[507]汉赵充国传赞:何则?山西天水陇西安定北地,处埶迫近羌胡,民俗修习战备,高上勇力鞍马骑射。
[508]又刘歆传:义虽相反,犹并置之。何则?与其过而废之也,宁过而立之。
[509]荀子宥坐:百仞之山,任负车登焉。何则?陵迟故也。——「则」字后皆决言其故,即以答「何」字之问也,犹表词也,故识焉。
「则」字通用,不外是矣。
○1马氏说:‘「则」字后皆为表词,’殊嫌孟浪,例句中甚多「则」字后非动字即读。
○2此处措辞不甚确切,这里无所谓上下文详略攸分,只是有若干事物可以相提幷论,「则」字之前的词语表示「则」字之后的事物在哪一点上(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