反而游散。至之谓神,以其伸也;反之为鬼,以其归也。
  
  气于人,生而不离、死而游散者谓魂;聚成形质,虽死而不散者谓魄。
  
  海水凝则冰,浮则沤,然冰之才,沤之性,其存其亡,海不得而与焉。推是足以究死生之说。伊川程子改与为有。
  
  有息者根于天,不息者根于地。根于天者不滞于用,根于地者滞于方,此动植之分也。
  
  生有先后,所以为天序;小大高下相并而相形焉,是谓天秩。天之生物也有序,物之既形也有秩。知序然后经正,知秩然后礼行。
  
  凡物能相感者,鬼神施受之性也;不能感者,鬼神亦体之而化矣。
  
  物无孤立之理,非同异、屈伸、终始以发明之,则虽物非物也;事有始卒乃成,非同异、有无相感,则不见其成,不见其成则虽物非物,故一屈伸相感而利生焉。
  
  独见独闻,虽小异,怪也,出于疾与妄也;共见共闻,虽大异,诚也,出阴阳之正也。
  
  贤才出,国将昌;子孙才,族将大。
  
  人之有息,盖刚柔相摩、乾坤阖辟之象也。
  
  寤,形开而志交诸外也;梦,形闭而气专乎内也。寤所以知新于耳目,梦所以缘旧于习心。医谓饥梦取,饱梦与,凡寤梦所感,专语气于五藏之变,容有取焉尔。
  
  声者,形气相轧而成。两气者,谷响雷声之类;两形者,桴鼓叩击之类;形轧气,羽扇敲矢之类;气轧形,人声笙簧之类。是皆物感之良能,人皆习之而不察者尔。
  
  形也,声也,臭也,味也,温凉也,动静也,六者莫不有五行之别,同异之变,皆帝则之必察者欤!
  
  
  ●正蒙 诚明篇第六
  
  诚明所知乃天德良知,非闻见小知而已。
  
  天人异用,不足以言诚;天人异知,不足以尽明。所谓诚明者,性与天道不见乎小大之别也。
  
  义命合一存乎理,仁智合一存乎圣,动静合一存乎神,阴阳合一存乎道,性与天道合一存乎诚。
  
  天所以长久不已之道,乃所谓诚。仁人孝子所以事天诚身,不过不已于仁孝而已。故君子诚之为贵。
  
  诚有是物,则有终有始;伪实不有,何终始之有!故曰“不诚无物”。
  
  “自明诚”,由穷理而尽性也;“自诚明”,由尽性而穷理也。
  
  性者万物之一源,非有我之得私也。惟大人为能尽其道,是故立必俱立,知必周知,爱必兼爱,成不独成。彼自蔽塞而不知顺吾理者,则亦末如之何矣。
  
  天能谓性,人谋谓能。大人尽性,不以天能为能而以人谋为能,故曰“天地设位,圣人成能”。
  
  尽性然后知生无所得则死无所丧。
  
  未尝无之谓体,体之谓性。
  
  天所性者通极于道,气之昏明不足以蔽之;天所命者通极于性,遇之吉凶不足以戕之;不免乎蔽之戕之者,未之学也。性通乎气之外,命行乎气之内,气无内外,假有形而言尔。故思知人不可不知天,尽其性然后能至于命。
  
  知性知天,则阴阳、鬼神皆吾分内尔。
  
  天性在人,正犹水性之在冰,凝释虽异,为物一也;受光有小大、昏明,其照纳不二也。
  
  天良能本吾良能,顾为有我所丧尔。明天人之本无二。
  
  上达反天理,下达徇人欲者与!
  
  性其总,合尔也;命其受,有则也;不极总之要,则不至受之分,尽性穷理而不可变,乃吾则也。天所自不能已者谓命,物所不能无感者谓性。虽然,圣人犹不以所可忧而同其无忧者,有相之道存乎我也。
  
  湛一,气之本;攻取,气之欲。口腹于饮食,鼻舌于臭味,皆攻取之性也。知德者属厌而已,不以嗜欲累其心,不以小害大、末丧本焉尔。
  
  心能尽性,“人能弘道”也;性不知检其心,“非道弘人”也。
  
  尽其性能尽人物之性,至于命者亦能至人物之命,莫不性诸道,命诸天。我体物未尝遗,物体我知其不遗也。至于命,然后能成己成物,不失其道。
  
  以生为性,既不通画夜之道,且人与物等,故告子之妄不可不诋。
  
  性于人无不善,系其善反不善反而已,过天地之化,不善反者也;命于人无不正,系其顺与不顺而已,行险以侥幸,不顺命者也。
  
  形而后有气质之性,善反之则天地之性存焉。故气质之性,君子有弗性者焉。
  
  人之刚柔、缓急、有才与不才,气之偏也。天本参和不偏,养其气,反之本而不偏,则尽性而天矣。性未成则善恶混,故叠叠而继善者斯为善矣。恶尽去则善因以成,故舍曰善而曰“成之者性也”。
  <