狭、强弱、布气、行辰、迎杀、探鬼、操神、收山、用水,以为人利用者,地之宜也。夫形丽于天,气行于地,其孤虚旺相,亦验于理而已。
原天度黄道
土圭所以测日定方,立向分金,必上合宿度之真,下准山川之位,功用非小。此而有差,祸福千里。所谓知轻重必准于权衡,为方圆必法于规矩。而地理之于罗经,亦权衡规矩者尔,可不深究其的焉?矧其最微者,莫切于分度。尝考周天度数三百六十五度四分之一,今罗经悉以平分,每宫三十度,总得三百六十度,少了五度四分度之一。天行每一度计九百四十分,总少四千八百三十五分,计之在地,数千里矣,岂至当之理哉!然宿度以黄道为准,而古今历黄道度数随时损益不同,难拘定法。罗经之度,亦当以今之《授时大统历》黄道度数为准,则与天度不相戾,而为神器之的焉耳。
诸历周天度数黄道总览图
星宿 统天 开僖 会天 授时大统
角 十二度九十分 十二度大 十二度大 十二度八十七分
亢 九度七十四分 九度大 九度大 九度五十六分
氐 十六度三十六分 十六度少 十六度少 十五度四十八分

房 五度六十分 五度大 五度大 六度二十七分
心 六度四分 六度 六度 七度九十五分

尾 十七度九十分 十八度 十八度 十七度九十五分
箕 九度三十三分 九度半 九度半 九度五十九分
斗 二十二度半 二十二度大 二十三度 二十三度四十七分
牛 八度六分
七度 七度 六度九十分
女 十度九十五分 十一度 十一度 十一度十二分
虚 九度二十八分十五秒 九度少七十九 九度少七十九 九度
危 十六度一十一分 十六度 十六度 十五度九十五分
室 十八度四十五分 十八度少 十八度少 十八度三十二分
壁 九度八十分 九度大 九度大 九度三十四分
奎 十八度二十一分 十八度 十八度 十七度八十七分
娄 十二度七十五分 十二度七十五分 十二度大 十二度三十六分
胄 十五度三十八分 十五度少 十五度少 十三度八十一分
昴 十一度九分 十一度 十一度 十一度
毕 十六度三十分 十六度半 十六度半 十六度半
觜 四十六分 半度 半度 二十五分
参 九度半 九度半 九度半 十度二十八分
井 二十九度九十七分 三十度少 三十度半 三十一度
鬼 二度三十七分 二度半 二度半 二度十一分
柳 十三度三十五分 十三度半 十三度半
星 六度七十五分 六度大 六度大 六度三十一分
张 十七度八十六分 十七度大 十七度大 十七度七十九分
翼 二十度三十八分 二十度少 二十度少 二十度
轸 十九度 十八度大 十八度大 十八度大
上黄道度数,自宋《统天历》至《授时历》,凡四变,而损益不同,盖可见矣。然天道三十年必一小变,乌有定法?如冬至日古在牵牛,宋文公时在壁,我朝国初在箕六度,今冬至日在箕四度矣。古今不同,此亦可验。
周天度数
补义周天三百六十五度四分度之一,考之蔡虚斋先生《易经蒙》引云:“天行每一度,计九百四十分度之一,是将一度之分数分作四分之一也。以每度九百四十分分之为四分,则每分该二百三十五分而得之其四分之一也。以周天总数三百六十五度四分度之一之分数计之,共得三十四万三千三百三十五分,是天度分数之总也。
一说地本静,故平分三十度永定以测地。不知地附于天,故土圭之制,测日以准,则度数亦当准之于天。先正云:“俯察地理,必先仰观天文,然后可以操造化之柄。”未有背天时能明地理者,以负人和者。
附南针说
按罗经二十四位,子为正北,壬、癸辅之。午为正南,丙、丁辅之。卯为正东,甲、乙辅之。酉为正西,庚、辛辅之。子、午、卯、酉即文王后天坎、离、震、兑四方至正之位也。干、坤、艮、巽为四隅,总以八干十二支,即东方甲、卯、乙、辰,而卯居正中;南方巳、丙、午、丁、未,而午居正中;西方申、庚、酉、辛、戌,而酉居正中;北方亥、壬、子、癸、丑,而子居正中。此大中至正之理,天地至极之位,万古之方。但后来浮针之制,较之日影,南望南斗,北对枢星,其针颇偏于丙,盖非南北之偏,寔浮针之畏正火而然也。故立缝针以准天地之正位,是以针合天地之位也。后人遂杜撰其说,附会多端,或以节气为言,或以漏刻为喻,愈辨愈支。苟以浮针所指为正南北,则是将天地方位移转以就其针矣,岂有是理也哉!详见金精针说。
按廖金精曰:“古者辨方位,树八尺之臬,而度其日出之影,以正东西。又参日中之影与极星以正南北。《周礼匠人》之制度繁难,智者用周公指南车之制,规以木盘,外书二十四位,中为水池,滴水于其间,以磁石磨锋浮于水面,则指南。然后以臬影较之,则不指正南,常偏丙位,故以丙午间对针,则二十四位皆得其正矣。用此以代树臬,可谓简便